





道岔岔心所形成的角,称为辙叉角,它有大有小。道岔号码(n)代表了道岔各个部分的主要尺寸,通常用辙叉角(α)的余切值来表示,即n=cotα=fe/ae。显而易见,辙叉角α越小,n值就越大,导曲线半径也越大,列车侧线通过道岔时就越平稳,允许的过岔速度也就越高。所以采用大号道岔对于列车运行是有利的。不过,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,道岔号数越大,道岔越长,造价自然就高,占地也要多得多。
车站咽喉区两正线间渡线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/h的高速道岔。改扩建大型站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。联络线与高速正线连接道岔应根据列车较高通过速度确定,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/h或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220km/h的高速道岔。动车、养护维修列车等走行线在到发线上连接时应采用不小于12号道岔。
通俗的讲,道岔就是轨道线路的分支设备,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的线路分支设备,它与钢轨、轨枕、道床、联结零件、防爬设备等联结构成轨道线路,同路基、桥隧建筑物等共同构建成完整的铁路运输线。道岔根据用途不同,可分为单开道岔、双开道岔、三开道岔、交叉渡线道岔和复式交分道岔。构造复杂、使用寿命短、---列车速度、行车安全性低、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。
这种辙叉便于铸造,转换言之力较少,可以保持原有固定式辙叉的长度。铺设这种可动心轨辙叉时不致引起车站平面的变动,因此,尤其适用于既有线站场的技术改造。但是在辙叉范围内出现活接头,不如弹性可弯式结构稳妥---。弹性可弯式跟部结构有两种型式,即心轨的一肢跟端为弹性可弯式,另一端为活动铰接式;或是心轨的两肢均为弹性可弯式。